12月10日下午,在图书馆一层报告厅,本期学生宿管干部培训班非常荣幸邀请到了福建省高校学生宿舍管理专业委员会原秘书长、华侨大学学生处社区中心副主任欧海峰老师。欧老师从学生视野出发,为同学们详细解读了学生社区工作。
欧老师首先从自身求学经历出发,讲述高考努力学习、奋斗拼搏的过往,把同学们拉进那个头悬梁、锥刺股的高考岁月,拉进那个青春年少的奋斗时光中。他通过对自己学生生涯的叙说,与同学们引起共鸣,让同学们明白了人生应该要有目标、方向、有理想。随后,欧老师通过一个问题切入当天的课程,即“你做学生社区工作有没有成就感?”。这个问题一出,立刻引发同学们现场讨论,同学们不禁陷入沉思“我有成就感吗?”。带着这个问题,同学们继续聆听。欧老师随后介绍的内容,正是同学们解惑的关键。欧老师为同学们讲解技能的分类/职业需求三层次,包括(1)知识技能(2)可迁移技能(3)自我管理技能,让同学们从这三个技能出发,反思自己作为学生干部,是否有做好学生社区工作,是否有实现技能提升。为了让同学们理解的更深刻,欧老师讲授了香港大学一位平凡的宿管阿姨袁苏妹“三嫂”的故事。“三嫂”并非什么政界精英、经济大鳄,甚至都不是社会名媛,她只是普通的学生宿舍服务员,但她用真心真诚关爱港大学子,在他们脆弱迷惘的时刻送来无微不至的关怀,是港大学子青春记忆中最温暖的一部分。“三嫂”在这样平凡的职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更取得了非凡的荣誉,正是她充分认识自我,深入提升自身技能的结果。
随后欧老师让同学们进行了一场全班性的头脑风暴。他让同学们分成12个小组,每组选出一名组长,并由组长带领组员们一起制定解决社区工作问题的方案。每个小组分别写下3点在学生社区工作中最头痛的问题,随后该问题进行轮转,依次由后面的小组来轮流回答相关问题,比如“选一个问题制定解决对策”,“选出一个你认为最可行的?”,“写下你认为谁最适合来执行这个方案”,“给出TA最合适的三个理由”,“你预见一下成效如何”。这样一场集体性的头脑风暴,让同学们兴致高涨,他们纷纷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起来。现场秩序良好,同学们给出对策的速度也十分迅速,充分展现了团队的默契。
课程最后,欧老师告诉大家“人在一起叫聚会,心在一起叫团队”,每一个团队都要有自我展示的力量。他布置给同学们一个小作业,那就是将团队的合照分享在朋友圈中,让朋友们一起来为自己的团队点赞。这种新颖、好玩的方式再次引爆同学们的高昂热情,每个团队成员之间又一次加深了认识,从陌生到熟悉,只是一节课的时间。
本节课,欧老师通过真实感人的案例、有趣好玩的互动,让同学们明白了团队的意义,也引导同学们思考了自己在团队中的定位,让同学们从思想认识上、知识储备上都有了长足的进步,让同学们在今后生活中能更好地去努力,去开拓,去创造,把社区工作推向一个新台阶。
(社区报道组:朱晴 龚慧祥 张丽君 编辑:杨敏)